飛行車不是最概念,但受能源使用方式、法規、安全等因素,發展受限,但近年在無人機、新能源及AI科技等議題,又成拉回暨電動車後的交通載具,衍伸出「低空經濟」的可能,為此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與英國新創公司Bellwether Industries日前主辦的「AI啟動低空經濟,引領未來出行革命」論壇。

Bellwether第三代飛行車。 彭子豪/攝影
本次論壇不僅讓台灣市場親眼見證Bellwether第三代飛行車同台亮相,同時展示應用在飛行車上的前瞻技術成果,以及AI與無人機技術如何整合,驅動低空經濟的產業化進程。Bellwether作為城市空中交通(UAM)領域的先驅,已累積超過12項國際專利,技術涵蓋AI自主導航、低噪音推進系統與智慧空域管理。本次論壇中,Bellwether宣布響應「大南方新矽谷計畫」,在台南沙崙設立台灣子公司瑞鑑航太科技(BAMS),深耕台灣低空經濟的產業與技術發展。
Bellwether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陳坤揚表示,飛行車技術的突破不只是工程上的挑戰,更是未來城市交通的關鍵轉折點。該公司的AI與低空經濟技術不僅提升飛行車的安全性與可行性,也將在台灣市場探索更多應用可能,推動城市空域管理與無人機技術的融合發展。
近來,低空經濟正成為全球產業焦點,從豐田的Joby完成空中計程車首飛,到多國政府陸續開放城市空域管理試點,未來交通模式正迎來新一波革命。在此趨勢下,Bellwether發表最新一代飛行車(eVTOL)原型機ORYX,並公布多項技術突破。與傳統eVTOL不同,ORYX採用無外露螺旋槳設計,大幅降低城市飛行風險,並透過AI自主飛行系統提升飛行穩定性與能源效率。Bellwether目前已在杜拜成功試飛,並與英國考文垂市政府簽署MOU,計畫於未來幾年內推動城市應用計畫。

Bellwether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陳坤揚。 彭子豪/攝影
Bellwether以飛行車技術起家,但在研發過程中,其AI自主導航技術也逐步發展成完整的低空空域管理(UAM)解決方案。隨著BAMS在台成立,將推動Scout AI與UAV(無人機)技術 進入低空經濟市場。這些技術將應用於智慧城市、物流、國防安全、精準農業與基礎設施監控,打造更智慧化的低空空域管理系統。
Bellwether雖然總部設立於倫敦,但其創辦團隊來自台灣,並與台灣的製造供應鏈保持緊密合作。台灣不僅是全球半導體與電子供應鏈的核心,也是無人機與低空經濟技術的戰略基地。目前台灣政府積極推動「大南方新矽谷計畫」,打造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成為AI、自駕技術、航太科技的重要發展基地。為此,Bellwether已正式落腳台南沙崙,加速推動低空經濟技術落地。
AIF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表示,AI 技術正在加速改變世界,從智慧交通到低空經濟,每個產業都將受 AI 推動而進化。Bellwether的選擇證明台灣在 AI 研發與產業轉型方面的優勢,我們期待透過這場合作,推動AI技術與低空經濟的深度融合,並為台灣市場帶來更多國際級創新應用。
此外,本次論壇中,台大、成大、陽明交大方程式賽車隊學生也來到現場,向Bellwether的海外技術夥伴提問,探討飛行車中應用到的空氣動力系統。Bellwether不僅將軟硬體帶來台灣,更致力於在台灣培養未來新經濟中所需要的人才,將技術深耕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