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云碩深耕AI與混合雲 校園扎根成有

不少頂大也是合作夥伴

· 小豪葛格寫新聞

「我們不是在做科技,而是在做一種可能性。」云碩科技總經理李偉業表示,該公司早期的虛擬化技術起家,到如今在AI與混合雲領域的深耕,走出一條獨特的技術整合之路,此次和臺灣藝術大學電子計算機中心合作,讓藝術教育與資訊科技的邊界逐漸模糊。

Section image

云碩科技總經理李偉業率領旗下團隊目前已協助多間大專院設置地端GPU主機,提升AI科研速度。�彭子豪/攝影

李偉業回憶,創業初期資本額僅50萬,卻承接高達4、5百萬的虛擬化專案,並成功導入東海大學的教育系統。當時公司規模不大,靠著技術底子與整合能力,讓學校看見云碩科技的價值外,不僅奠定云碩在教育市場的基礎,更與微軟、HPE慧與科技等IT國際大廠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成為台灣少數專精於教育市場,可同時掌握地端與雲端架構的技術團隊。

如今,云碩科技的AI應用已深入校園,尤其與臺藝大電子計算機中心的合作更是令人矚目。雙方攜手參與《尋找70年後的AI彼得潘》沉浸式劇場製作,透過AI語音生成、影像合成與虛擬人偶技術,重新詮釋經典童話角色彼得潘。「我們不只是提供技術,更是參與創作,讓AI成為藝術的一部分。」李偉業強調。

這場由臺藝大主辦的劇場作品,融合大型語言模型(LLM)、聲光互動與記憶演算,觀眾將在科技與情感交織的空間中,重新思考「成長」的意義。云碩科技負責整合AI生成技術,並協助臺藝大建置地端GPU主機,實現資料清洗、遮蔽與自動化分析,此外,臺藝大的資料庫累積50年歷史,該公司以兩人團隊完成任務。此外,云碩科技也協助明新科技大學導入AI系統,用於ESG環控與自動生成報告,展現AI在智慧校園與永續發展上的潛力。

李偉業最後表示,參與《尋找70年後的AI彼得潘》,不僅是技術展示,更是云碩科技與臺藝大共同探索未來科技教育與藝術文化融合的實踐,期許透過AI技術,讓更多學校與創作者能夠突破資源限制,實現創意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