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AMD持續推動AI技術創新,透過Ryzen AI CPU與Radeon GPU,為新一代智慧裝置注入強大效能,應用範圍涵蓋本地AI應用程式開發、資料中心級模型運行,以及即時機器人技術。

STX-B0T是一款搭載Ryzen AI與ROCm的社交型機器人原型,展現裝置端即時感知與決策能力。擷取於AMD官網。
展望CES 2026,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博士將於開幕主題演講中,分享AMD在雲端、企業端、邊緣與終端裝置的AI願景,並介紹其涵蓋CPU、GPU、自行調適運算技術與AI軟體的完整產品組合。
本地AI運算:個人電腦化身超級電腦
AMD Ryzen AI Max+平台將資料中心等級的AI運算能力帶入桌上型電腦,支援高達2,350億參數的模型在Windows系統上本地運行。憑藉高達96GB的專屬顯示記憶體,開發者與創作者可在無需雲端支援下部署大型AI工作負載,讓每台PC成為個人AI超級電腦。
即時AI機器人:STX-B0T原型亮相
STX-B0T是一款搭載Ryzen AI與ROCm的社交型機器人原型,展現裝置端即時感知與決策能力。透過AMD CVMLSDK與Strix Halo APU,STX-B0T能辨識手勢、跟隨人類行動並在多變環境中導航,揭示由Ryzen AI PC驅動的未來機器人技術。
私有AI工作流程:本地部署LLM應用
使用者可在AMD Ryzen AI PC上運用Dify與Lemonade,建構私有且高效能的AI工作流程。透過Ryzen AI CPU與Radeon GPU的安全加速功能,開發者能在本地建置並運行大型語言模型(LLM)應用程式,提升資料安全與運算效率。
美國AI工廠:Lux與Discovery超級電腦啟動
AMD與美國能源部(DOE)合作,於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部署兩套新一代超級電腦系統——Lux AI與Discovery,預計分別於2026年與2028年啟用。Lux將成為美國首座專用於科學的AI工廠,專為訓練、微調與部署AI基礎模型而設計;Discovery則延續Frontier的成功,採用「無處不在的頻寬」架構,推動AI與科學研究的整合與突破。
Lux系統由AMD、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OCI)與HPE共同開發,搭載Instinct MI355X GPU、EPYC CPU與Pensando網路技術,支援資料密集型與模型中心型工作負載。Discovery則採用代號“Venice”的新一代EPYC CPU與MI430X GPU,建構於開放標準與開源軟體之上,強化美國AI主權與科學競爭力。
公私協力:推動AI時代的創新典範
美國能源部長Chris Wright指出,Lux與Discovery展現了政府與產業攜手合作的創新模式,匯聚美國科技與科學領域的頂尖人才與資源。橡樹嶺國家實驗室主任Stephen Streiffer則表示,Discovery將大幅縮短從問題到解決方案的時間,推動科學創新速度與規模的躍進。
HPE總裁Antonio Neri強調,與AMD的合作使HPE在AI時代的超級運算發展中居於領先地位。Oracle執行副總裁Mahesh Thiagarajan則表示,Oracle將提供主權級AI基礎設施,支援Lux AI叢集的共同開發。
Lux與Discovery系統將成為美國AI堆疊的基石,推動能源、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國家安全等領域的突破。Discovery預計於2029年開放使用者操作,為美國未來十年的科學與創新目標奠定基礎。AMD與合作夥伴的努力,正加速AI驅動的科學發展,強化美國在全球競爭中的領導地位。